光伏板清扫机器人是针对太阳能电站维护而设计的一种自动化设备,旨在通过定期清除光伏板表面的灰尘、鸟粪等污染物,以确保其高效发电。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
工作原理
- 清洁原理:多数采用滚刷清扫方式,如鲁昱智能光伏板清洗机器人采用软质尼龙+PBT混合刷丝的滚刷,搭配高压水管与后置喷头,可清除灰尘、鸟粪等污渍。针对轻度污染可采用无水清扫,重度污染则启用喷淋模式,通过清洁剂软化污渍后滚刷清除。
- 驱动原理:通常由驱动电机带动行走机构,如履带式或轮式底盘,使机器人能够在光伏板上移动。例如上海电气PSCR系列光伏清扫机器人,在驱动电机带动下行走的同时,带动滚刷螺旋式清扫光伏表面污染物。
- 导航原理:利用激光雷达、视觉摄像头等传感器,结合AI算法进行导航。如鲁昱智能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扫描光伏板阵列边界,结合视觉摄像头识别组件边缘,基于SLAM技术自主规划比较好的路线。
主要功能
- 自主清洁:具备自主路径规划、定位导航、跨串清扫等功能,可自动对光伏板进行清扫,如织光智能PCR-100、PCR-200系列光伏清扫机器人,能自主完成组件边缘检测、跨串清扫等操作。
- 自主充电:当电量不足时,可自动返回充电区域进行充电,无需人工干预,织光智能的相关产品均支持自主充电功能。
- 环境适应: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,工作温度一般在-20℃至60℃左右,防护等级可达IP65,能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工作。
优势
- 提高发电效率:可有效清除光伏板表面污染物,常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提升约5%-7%,污染严重的电站年发电量可提升约12%-30%。
- 降低运维成本:减少人工清扫的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,如鲁昱智能机器人在某500MW西北荒漠光伏基地部署后,运维成本降低62%。
- 适应多种场景:能应用于沙漠、戈壁、滩涂、渔光互补、农光互补等集中式光伏电站,以及各类工商业屋面光伏电站。
发展趋势
- 智能化升级:数字孪生技术实现 “预测性清洁”,如通过虚拟模型优化路径;边缘计算提升本地决策速度,适应实时环境变化。
- 多机协作网络:无人机巡检+地面机器人清洁+自动驾驶卡车供水的协同系统将得到更广泛应用,进一步降低运维成本。
- 新材料应用:采用轻量化碳纤维结构和自清洁涂层等新材料,减少机器人维护需求,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。